文章导读
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本国人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也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我国有超过320多万名研发人员,位居世界首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到世界第19位。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近年来,
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本国人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也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我国有超过320多万名研发人员,位居世界首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到世界第19位。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领域的投入,我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数量不断上升,但原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官方数据已经很高了),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事实上,我国的许多高校和科研工作者在不断探求科研问题的同时,往往过于注重发表学术论文,而忽略在第一时间进行专利的申请。 然而,学术论文与专利不论从撰写还是审查方面都是有许多共通之处的,这也导致许多科研工作者不明白二者的区别,导致在实质审查进行意见答复时由于公开不充分、不是专利法保护主体等各种原因使自己处于被动,无法采用适当的方式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保护。
帮助别人发表论文赚钱吗:日本诺贝尔奖成果iPS再现重磅造假,造众所周知我国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下文中我提到的专利均指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另外,文中所涉及的例子并不绝对严谨、全面,但是有助于大家理解,大家也可以自行补充。
1,专利和论文保护客体的不同专利的保护客体为技术方案,而学术论文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包括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总结某领域的研究进展等等,这些内容或许可以形成非常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著名的期刊上面,但并不是专利法保护的范围,因为这些内容并不是某种技术方案。而且,大家也知道《专利法》规定下列5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而以上五个研究方向恰恰是科研工作的研究热点,即使所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但是由于属于这五种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而不被授予专利。
2,结构安排不同 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其论文质量往往是由同行评审。对于论文的内容,可以是业界已经比较成熟,大家都在用的技术方案,但是我提出了对实验结果新的解释,或者我观察到了新的现象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讨论其背后的机理,并提供实验依据或者引用其他文献进行支撑,从而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而专利的撰写过程中几乎不会涉及对机理的探讨,只描述清楚技术方案即可。相应的,专利的重点放在权利要求上面。权利要求是对技术方案所代表的保护范围的合理描述,每一条权利要求对应一种技术方案,如何安排权利要求的构架,使得专利申请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要求到最大的保护范围,获得最多的利益是专利撰写过程中要着重思考的。
帮助别人发表论文赚钱吗:日本诺贝尔奖成果iPS再现重磅造假,造3,对于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评价不同 由于学术论文侧重于机理讨论,往往并不严格区分新颖性和创造性,哪怕技术方案已经被公开,可为公众所获知,并不会影响其发表的价值。
帮助别人发表论文赚钱吗:日本诺贝尔奖成果iPS再现重磅造假,造但是对于专利来说,是有严格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要求的,所谓新颖性就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这也是许多科研工作者做出科研成果以后,优先
发表论文,导致专利申请丧失新颖性的重要原因。
因此,各位在严格技术保密工作的基础上,如果需要展出或者在会议上发表,那么6个月内应当提交专利申请,如果超出宽限期,也是不会授权的(一般我们都不建议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再申请专利)。同时,为了避免造成的误解,需要特别指出,在会议上发表一般指口头讲解,而有些会议会形成会议论文,如果将自己的技术方案撰写成会议论文进行发表,那么即使在6个月的宽限期内申请专利,也是不会被授权的。 相比于单纯的
发表论文,在国家鼓励发明创造的大背景下,专利获得授权,受益会非常多。专利授权不仅能帮助晋评职称,国家在专利授权后也会对专利权人给予奖励补贴,同时有的院校单位也会对个人给予奖励。另一方面,授权的专利技术能进行交易转让、实施许可,专利权人也能得到相当不错的实际利益。其实际的回报,是发表论文远远不能比的。
经常会有科研老师问我自己的论文能不能申请专利,我都要问有没有公开发表过,这是个常识性的问题。如果你对我进行了隐瞒,那么对于后期专利不授权的后果该有谁来承担呢?因此,如果有一篇论文写好了,可以先看看能不能申请专利,或者申请提交了专利再去发表论文,同样不会耽搁你什么的。希望对大家有用
95%的人还看了:
2012年10月,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凭借他在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然而,谁能想到,此后的iPSC研究竟成了科研造假最严重的领域(之一)。
就在山中伸弥获得诺贝尔奖不多久,日本科学家森口尚史宣称自己首次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心脏病治疗,但是文章发表没多久,即被证实论文存在大量虚构和抄袭他内容,多篇论文在经调查后被撤稿。
2014年,小保方晴子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称,其成功发现了近似于iPS细胞的新万能细胞STAP细胞。该研究很快被证实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小保方晴子及论文的多位合作者受到处罚,小保方晴子的导师、著名干细胞专家井芳树因此事件自杀。她所在的日本理化研究所主席、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引咎辞职。小保方晴子事件成为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学术造假事件,轰动世界,一度成为学术造假的代名词。
2018年1月,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助教山水康平2017年2月发表在 Stem Cell Reports 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被证实造假而被撤稿,该论文称成功利用iPS细胞在体外培养出具有防止血液中所含药物或有害物质进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的结构体,表示可能也有助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iPS细胞研究所所长山中伸弥因此辞职。
2018年10月,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Piero Anversa博士,31篇顶级期刊论文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正是他发现了心脏中含有可再生心肌的干细胞(c-kit细胞),从而开启了心脏干细胞疗法这一领域,这一领域也随着他的离职而名存实亡。
近日,发表在 Nature 杂志的一篇iPSC领域重磅论文,被质疑存在大范围造假行为。
2018年4月4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Gordana Vunjak-Novakovic团队在Nature 杂志发表题为:Advanced maturation of human cardiac tissue grown from pluripotent stem cell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如果心脏组织来源于iPSC衍生的心肌细胞形成的(在自发性收缩开始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受物理调节并且强度增加,则可以克服这种基本限制。该研究对于心脏发育和疾病研究的模型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同时打开了该领域的潘多拉之盒,大大加速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然而,近期却有人爆料,该文章有多处图片出现反复使用的情况,同时文章中一些地方与该文章第一作者的博士论文描述不一致。
最后,作者也回应,由于当初准备数据时,不小心造成的错误,对此感到非常的抱歉,同时也进行了在线更正。
【1】在扩展数据图5G中存在潜在的图像重复,该图显示来自各种不同组的心肌细胞中的α-辅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染色。看来“Adult”组和“Intensity”组的图像实际上来自同一图像,如下图所示(彩色箭头显示两个图像中都存在的部分);
【2】图2e中的比例尺肯定是错误的: 它与作者博士论文中的相同数据不同(P.180, Figure 86f);
【3】扩展图10f的结果令人担忧:这表明Ca瞬变的激发频率高达6 Hz,但6Hz响应持续时间超过1 s;
图10f
【4】图2d中的线粒体TEM显微照片和扩展图6中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图是相同的,其集中在两个不同区域以说明脂滴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显示相同的显微照片(图2d和扩展图6中的比例尺分别为200nm和500nm);
【5】在图2和扩展图9之间有一个图形是重复的。在图2中,它是WGA染色,但它在扩展图9上变成di8-ANEPPS。图像具有不同的对比度和拉伸。
【6】在扩展数据图8f,g中,表示插入物位置的方框放错了位置;
【7】在图1d和扩展数据图3f中,数据是'mean±s.e.m。'而不是'mean±s.d';
【8】在方法中,电压标记为“4.5 mV”肯定有错误,与博士论文描述不一致;
作者的回应
【1】在扩展数据图5g中,由于图形准备期间的错误,成人心脏组织组被复制,并且针对“Adult”和“Intensity”图像显示了相同部分的不同区域。此图已在线更正,原始的,错误的图片显示为本修正案的图1中的部分。扩展数据图5g中的图像的原始数据和附加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包含在FIGhare
(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5765559)的'SI ED5.zip'中。
【2】在图2e中,y轴标记应该是'0,50,100,150,200,250和300'而不是'0,50,100,100,200,200和300';
【3】如果这些都是健康的样本,这种反应确实会令人不安。然而,这些是诱导为肥大性疾病状态的组织样品,其中钙瞬变不能跟上施加的刺激并显示延长的弛豫时间。
【4】这两个图片的确是重复的,正确的图像包含在FIGhare(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5765559)的“SI ED2”中;
【5】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6】此图已在线更正, 扩展数据的高分辨率图像图8和各个数据包含在FIGhare(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5765559)中的“SI ED8.zip”中;
【7】已经做更正;
【8】有纠正,电压应为“3.5-4.0 V cm-1”而不是“4.5 mV”;
。
Tag:
论文(2321)专利(17)发表(754)
点此返回栏目查看更多>>>论文写作发表技巧